查看原文
其他

从形式大于内容的《你的名字。》看当今审美娱乐化泛滥趋势

文化产业评论:《你的名字。》创下日本年度票房纪录,在中国122日开画,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首日便收获7574.73万票房。截至124日零点,票房破2亿,票房口碑双丰收,人们对它的票房预测期望值也从23亿变为10亿。难道《你的名字。》的水平真的已经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吗?还是只是大众文化消费的推动,那么这样一个极度泛娱乐化审美的时代,大家是否已经在不断走向“娱乐至死”的可怕怪圈了?


作者:王童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董莹

 



今年122日,创下日本年度票房纪录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登陆中国,万千粉丝翘首以待,纷纷赶去电影院贡献票房。

 

对于不太了解ACG的小伙伴们来说,新海诚也许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对于对ACG有研究的小伙伴们来说,这个名字想必都不会陌生。

 

是的,《你的名字。》的监督和脚本就是新海诚,新海诚的作品素以“每一帧画面都可以直接拿来当壁纸”被广大漫迷口口相传,代表作:《星之声》《她和她的猫》《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追逐繁星的孩子》《言叶之庭》《你的名字。》。



 

一、浅评新海诚的作品

 

  • 优点

 

新海诚的作品,简单来说,优点非常明显,缺点也非常明显。优点就是画面,纯真艺术级别的画面,有的时候可以做到单单凭借画面就可以让人泪目,经常性出现的大广角和180度或者360度的旋转镜头让人真真切切能够体会到“电影是梦”这一媒介属性。


并且,从整体来看,他的作品一直在进步中,从《星之声》中朦胧的小故事到《言叶之庭》完整叙述让人能够看得懂的感动故事,从《追逐繁星的孩子》的有些不知所云到《你的名字。》中长篇故事有了完整的脉络,这些都是新海诚不断进步,也是新海诚作品在保持优点的前提下,所做的进步。

 



  • 缺点

 

但是,新海诚的作品缺点也非常明显,一言以蔽之,就是形式大于内容。高清质量的画面让人感动,同时也削弱了镜头讲故事的能力,新海诚的故事大多都是通过主角的第一人称的大量独白展现在观众面前,几乎是强行让观众接受的架空世界观的存在,并且太过于注重心理描写而对人物刻画非常简单,导致人物性格比较淡薄,多为“扁形人物”。


浪漫主义的风格让新海诚的作品有梦幻般的构架,但是缺少真实的血肉,作品大部分题材都是少年少女相遇恋爱分开或再相遇的故事,即使换到了不一样的时空,内容本质都不曾发生变化,包括《你的名字。》。

 
 

个人主观来说,对于《你的名字。》票房在日本超越了宫崎骏《幽灵公主》是不能理解的(也许是当时人们的文化消费相较于今天来说比较低?),《幽灵公主》是我认为的宫崎骏个人最好的片子,里面所呈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人与自然的关系,信仰与神明的存在…….是《你的名字。》单薄的剧情所不能比拟的,即使对于新海诚个人来说,《你的名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横向对比,相较于动画大师,新海诚水平还差的太远。

 

不明白国内一些炒作新海诚为“宫崎骏接班人”这样的信息是怎么得来的,并且,新海诚的作品和宫崎骏的作品哪里有精神内涵人文传承上面的相似?

 

二、当代审美娱乐化泛滥倾向

 

  • 大众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娱乐至死”时代已经到来

 

在当代这个文化审美日趋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新海诚们的作品的确容易得到注意力,因为这些作品描述现实的经验和一些行为,容易引起人们的经验性共鸣,但是却很难让人得到灵魂的洗礼,这些作品对人们的感动可谓“来得快去得也快”,是一种快餐式消费文化,同时也是“伪悲剧”性的故事命题,其中的眼泪并没有悲剧意识的存在,只是为了流泪而流泪,为了感动而感动。



 还记得几年前看《追逐繁星的孩子》的时候最后结局尴尬的泪点,和那种发自内心想要因为一个故事所传达出来的道德、伦理、情感而歇斯底里难过哭泣的感觉完全不同,后者是悲剧意识升华净化灵魂的忏悔和反省,前者是因为视觉的美好和某种相似经历牵动敏感神经而简单流泪,哭过就哭过了,并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感觉。这个不仅仅指新海诚的作品,现在很多很多动画作品或者真人电影、流行音乐和小说都属于这种类型。

 

倘若不明白这句话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蔡楚生、郑君里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或者谢晋的《天云山传奇》《芙蓉镇》,也许会有人说这样对比不公平,因为是史诗般真人电影和青春动画电影的可比性太低,那么,也可以看看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和《头脑特工队》,如果再说3D2D可比性比较低,那么请看看今敏和宫崎骏、押井守、大友克洋、高畑勋、庵野秀明、谷口悟朗、细田守的作品,真正能够留下来的经典总是那些能够表达全世界共同的思想,全人类共同的愿望,能够表达“集体潜意识”或者属于真正的“悲剧”或者“悲喜剧”的作品。

 
 

音乐作品请对比《VIVA LA VIDA》《自新大陆交响曲》等和现在的流行歌曲;小说请对比《飘》《简爱》《红楼梦》等和现在青春文学或者玄幻类型的作品;电视剧请对比当年的香港TVB的电视剧和现在自行对比吧;至于戏剧,90后之后喜欢戏剧的也是越来越少,不过戏剧的经典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现在大多是创新或者重复经典,娱乐化相对较弱。

 

  • 大众文化占据主流,“审美日常化”趋势势不可挡?

 

也有人会提出异议,现在社会各种压力巨大,各种事情需要人们去处理,难得的休息时间当然愿意去看一些不需要太多脑细胞的娱乐节目,现在各大卫视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压力下,上星之后纷纷走向娱乐化,浙江卫视、湖南卫生等都有自己招牌的娱乐节目,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娱乐需求。

 

在这种大环境下,怎么能要求更多的人去体验高雅文化,领略精英文化的风采呢?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如果一个民族整天忙于琐事,将文化审美当作娱乐活动日复一日重复,当公众话语成为幼稚的婴儿语言,民众成为纯粹的受众,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失去文化思性,没有文化思性的民族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深渊,文化根基将会不复存在。

 

 在《娱乐至死》的封面上,一家四口正坐在电视机前其乐融融,这种氛围和场景正是我们平时所经常经历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娱乐但是没有头脑,媒介传达代替了头脑的思考过程,纯粹“令人反胃”的笑代替了“含泪的笑”,真正的喜剧也不复存在,“伪喜剧化”进一步泛滥。

 

试问,具有文化思辨的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才能进一步发挥影响呢?

 

答案大概是:影响非常有限,大概只能影响一部分学生和学者,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暂时的欢乐比长久的思考更容易接受,审美娱乐化本来就是生长在大众文化发展的土壤上的,正是因为大众文化的易传播易接受,以“文化复制”为主要手段的文化产业才能得以逐渐成长生存。

 

文化的商品化建立在两个条件上,一是独特性,比如现在热门的艺术品拍卖行业,为什么许多作品都能拍出天价数字,就是因为这些艺术作品古往今来,只此一件,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另一种就是复制性,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的专辑,哈利波特系列丛书这些都是要依靠极强的复制传播才能更多地普及,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两种文化就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典型,精英文化产品因为稀缺而获利,同时精英文化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思想可能拔高人类的思想极限,颠覆人们的审美观念,成为新一代的艺术流派或者艺术群体;而大众文化则通过复制、病毒性传播收获更多的注意力,“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正在遍地开花。


新媒体想要用户,电商想要流量,广告商想要达到“洗脑”的效果,商业社会的一切因素都在为了钱不择手段的前进,真正的人文关怀又有几何?

 

三、平衡商业娱乐和艺术作品的存在

 

  • 商业化就没有真正的艺术了吗?

 

既然商业化如此消磨艺术的精髓,那么,商业化社会中就没有真正的艺术了吗?非也。

 

正是在商业化社会中,技术进步为新媒体类型的传媒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多的艺术类型,电视、电影等依托科技进步的艺术门类尤为突出,倘若没有商业化机制的参与,《阿凡达》就不可以呈现在人们面前,在艺术的商业化进程中,艺术的内容必须保持高水平的内涵和本质,但艺术传播却要依赖商业机制,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艺术和商业并举的精品。放弃技术和商业只谈作品和放弃内容只谈形式都是鼠目寸光的做法,能够赚钱又能够创作艺术,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要非常警惕两者一方大大盖过另一方的做法,比如票房高口碑烂(比如《左耳》《富春山居图》)的一些片子,明显是商业运营成功但是缺乏艺术内涵的失败例子,而票房低迷口碑却不错的片子(比如青青树的《魁拔》)就要注意自己作品和商业化的结合之间出现的问题,尽早找到解决方法,创造更多的艺术作品。



文化产业评论
让朋友们更懂文化产业
见识·态度·深度

交流/合作/应聘
请加微信号:7759813投稿:whcypl@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